第二十五章 兄弟(1/2)
老周的话犹在耳边。
王雨潇不禁感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从天都晚报兴起、鼎盛、衰败……
真是如同一个人的一生一样起起落落!
员工们都不希望看到,天都晚报如此,他们付出太多的情感、陪伴、青春……
晚报就是自己的孩子,你再怎么打骂收拾,别人说他不好,你也得怼得他体无完肤。
王雨潇望着窗外,一条长路,通向城市的最南方。
他的人生路也一样地惆怅,不知通将要通向何方。
走,不知去向,留,一片迷茫!
很长时间里,他都会苦恼着,即使他可以地深藏在心里,的确有些苦,但说出来是痛!
在别人眼里,不过是转身之后,一个酒桌上的谈资罢了。
对于敏感的人,这是一个折磨。
更糟糕的!
王雨潇和三丫都在传媒集团,真是一折,折一窝啊!
他深深地知道,留给他“突围”地时间不多了,他必须找到,解开天都晚报这道精神枷锁的办法,更要找到解开人生枷锁的办法。
对于王雨潇来说,这何尝不是一个,不可能,却又必须得完成的任务。
来到报社。
王雨潇表情不再轻松,他是一个敏感的人,他的嗅觉十分敏锐。
并不是因为老周的一番话,而是这个滚雪球的问题,每天一出太阳,就被2000多张嘴推着,等着吃饭。
同样,推雪球的还有背后的家庭利益。
所以,创收的脚步越卖越大,预收广告已经是多年的陋习。
在国家政策规定下,医疗广告被压制,断了一条巨大广告来钱道。
网络媒体的冲击,房产的逐渐低迷等等。
眼睁睁地看着一条条来钱道都被堵死。
与其说滚雪球,不如说每一个颤动,都有可能引起集团的雪崩。
龚总编研究经济和财务多年。
他的经营运转和资本运作能力已经到达了极限了。
投资很多,能否为集团带来收益,通常都是靠老天爷赏饭。
成功的话,集团的胸口就像拍上了起搏器。
失败的话,基本上就是植物人,靠政府拨款维系生命的迹象。
所以,在王雨潇眼里,老周说的话,透漏着很多信息。
不过,有一些得需要自己去琢磨。
要不然,老周得背上蛊惑人心的罪名,毕竟,晚报领导中,有一位龚总编的枕边人。
老周自打两家合并之后,过的日子一直是“潜伏”状态。
就算龚总编没有那个心思,老周即使有心干事儿,却被套上无形的马甲,看似没有束缚他的手脚,但是,他的思想放不开。
当然,不排除一点,老周的能力已经到顶点了。
如今,编采和广告经营一把抓,他的管理能力确日渐衰落。
郑威那个躁动不安的心,正在蠢蠢欲动。
他没少去龚总编办公室拍胸脯,老周的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表面上看,老周依然维系着昔日兄弟关系,暗地里,两个人已经分崩离析,不久,这层和谐的窗户纸就会被戳破。
正愣神呢,王雨潇的手机响了几声。
王雨潇无心接听,却被一旁的大国催促。
“快接电话,在哪里想什么呢?”
王雨潇接起电话。
电话中称,两个八旬老人打起来了!
新闻不大,也很少遇见,王雨潇暂且把它归为“黑色幽默”。
王雨潇提不起兴趣,不是一两天了,收拾东西的样子,也是慢吞吞的感觉。
“啥事儿啊?”
大国像个事儿妈似的关注的问新闻线索。
王雨潇无精打采地说。
“俩老头打起来了。”
“哦,事儿不错啊!”大国说着。
打电话的人,不是别人,是被打的老张头。
路途很近,王雨潇乘出租车5分钟便到老张头家门口。
躺在床上的老张头慢慢地回忆着。
“我和老李住一个小区,在家楼下,遛弯地时候,我们比较谈得来,便成为了要好的老年玩伴儿。”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