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知府和两位官员留在王府用午宴,下午又到王府的校武场转一圈才离开。
乘上软轿回邸舍,四周布置的皆是自己人了,宋侍郎与魏御史才敢谈荣亲王府。
“老王爷是宝刀未老啊。”魏御史感慨道。
“有什么用,世子在京中习武,连二皇子也打不过,至于二公子……你也看到了,生得一副好皮囊,可两眼睛下面的青色……”
宋侍郎朝魏御史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魏御史也会心地笑,二公子显见是纵欲过度,听说昨晚又留宿在安阳城颇有名的风月场所醉意楼。
不过魏御史有一点疑惑,“外头不都传连二公子是极温雅的人物吗。”
蔡知府回答道:“要看对谁,二公子对女人,那态度确实是极好的,大人不知,北地世家望族里有多少待字闺中的小姐倾慕二公子。”
“哦,真的?”魏御史诧异道。
“真的!”
“啧啧,二公子当真是风流无双的人物。”宋侍郎赞叹道。
“对啊。”
“对啊。”
旁人皆附和。
祝家对赵沛时离开绥陵县一事无多少感觉。
董氏更是长松一口气,作为母亲,她对爱女的情绪敏感,知道爱女心里装着那赵公子。
无奈赵家是小商户,祝家长辈不可能同意。
董氏见爱女这两日没精打采,心疼但不担心,不过是些小女儿情怀,人走了,看不见了,很快会忘记的。
祝府家学也顺利开了起来。
小学堂设在府邸东南角,除了几位祝家少爷和崔元靖,三小姐祝妤瑛、五小姐祝妤婷,还有庶出的几位小姐亦带了笔墨纸砚到学堂。
崔元靖去家学凑热闹,到的第一日,他纳闷祝家五房怎么没有一人在。
若说七少爷年纪太小,怕跟不上功课,那祝六和八小姐也该至学堂读一读经史子集,否则如何明事理。
接连两日五房都未有人出现,崔元靖也没兴致了,干脆在清墨居睡懒觉,不想刚偷懒,祝明谦就过来讨教文章。
祝明谦功课扎实,祝明章等人被拘着背书时,他可不必留下。
文章是自京城传至北地的,祝明谦先与五叔祝祥渊讨论过,二人意见相左,互相说服不了对方,于是祝祥渊去寻了祝妤君。
祝明谦想了想来找崔元靖。
崔元靖学识其实不怎么样,但放在祝明章等人中间,还是强些。
矮子里挑高个,大约是此理。
崔元靖听到祝明谦来意,不耐烦地说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什么可问的。”
崔元靖的态度令祝明谦有些失望,“六妹亦言容纳百川方能成海,但我现在觉得大家的观点皆有偏颇之处,所以想听崔公子的看法,再与五叔、六妹商讨。”
海纳百川吗,他的观点还会传到祝六耳朵里?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