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村上春树
我们每个人在那边,都有很亲很爱的人。
一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那些至亲至爱离世之后,需要活下来面对世界的那种感觉,究竟是怎样的,他们用了多长时间走出来,又是否真正开心。答案因人而异,就像这本书里的每一个人物一样。
唯一相似的地方,在于我们失去某个很重要的人后,生命中还有其他继续支持我们走下去的人或事,成为支柱,搀扶着人们继续前行。
我的奶奶有四个儿子,她还年轻时就死了丈夫,也就是我的爷爷。我曾经问过她,你有没有很难过,奶奶当时回答得风轻云淡,似乎那些苦痛记忆已经化成风中的遗憾,日子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
后来很不幸,她又失去了她的小儿子。那时候我还小,记得她听闻这个真相时,在家里哭了很久很久。再后来也不知过了多久,我的奶奶,那个一生坚强勇毅的女人,终于从失去至亲的悲痛中走出来,继续用豁达阳光的心态面对接下来的每一天。
那时候我太小,对此没有太多感受。现在想来,奶奶能走出伤痛,不仅因为她是一个坚强的人,更多也是因为她还有三个儿子,成为照亮她后半程漫漫长路的灯塔。
有人说,至亲至爱离世的那种痛,不是因为失去了本来可能享有的美好生活,而是失去了因为那个人存在而获得的完满,这其实是一种自私和懦弱。
时间不能淡化一切,一个曾经占据过你生活每一分每一秒的人,没有任何能够取代和弥补,重要的是活下来的人该怎么去自我疗愈。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