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猎猎,无旗胜有旗。
听到近日来非常活跃的赵刚同志,要对大家作战前动员,不止是军官,很多士兵自发前来,准备一睹赵刚的真容。
原先准备的礼堂不够用了,所幸大家就搬到校场上,宽阔的校场,坐满了穿着土灰衣服的军人。
有人好奇,有人仰慕,有人不屑。
人声鼎沸,霎时安静,最前方搭了一个台子,台子上搭了一张桌子,桌子后坐着赵刚。
总指挥,李云龙以及大家在台下静等着赵刚的发言,放眼望去,现场怕是数千人不止。
“大家好,我是来自129师386旅,独立团的政委,我叫赵刚。”
简单介绍自己之后,赵刚直入主题,没有过多的寒暄。
“同志们,很荣幸能受邀来给大家作战前动员,说实话,作为一个新来的战士,特别还是文员,我自觉是没有这种资格的。”
“但我想,大家都是一家人,也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打鬼子!这样想来,也无所谓身份地位,只要我讲的话,能让大家更激烈地打鬼子,那就达到目的了。”
台下顿时被这句话引得哄笑,不少原本看轻赵刚的军官,也不由收敛了表情。
这赵刚,至少在嘴皮子功夫上,是有两把刷子的。
赵刚见场子微微热起来,微微沉吟,调动起脑中早就准备演讲的稿子,缓缓开口。
“各位,其实我赵刚不愿意讲空话,讲大话,讲虚话,恰好我曾收到过一封信,这是一封来自被鬼子肆虐过地区,一封农民委员会写来的信,我想着,就把这封信,分享给大家吧。”
台下静悄悄,全都听着赵刚的发言,赵刚的眼睛不知为何,在开始背念这封信之前,眼眶微微泛红。
…………
“亲爱的同志们,见到你们,我既高兴又悲伤,高兴的是八路军终于来了,悲伤的是,我们已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灾难,已经没剩多少人了。”
“自打鬼子进村以来,他们实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所到之处,无一人生还,处处是骸骨,遍地是尸骸。”
“李庄的村子上,至今还有一个布满乡亲们残躯的深坑,无人收敛,无人填埋。”
“鬼子们为了逼问八路的下落,把我们所有人聚集起来,没人说话,就开枪打死一个,再没人说话,又开枪打死一个。”
“村里的大勇和八路接触过,被部分吓坏了的村民举报出来。”
“大勇被枪抵着,被刀刺着,身体一段段撕碎,到死他也没说出和八路有关的半个字。”
“即使这样,鬼子依然不曾放过我们,村东头的王大娘,眼睁睁看着自己三个儿子被打死,一个女儿被鬼子掳去。”
“她哭着求着鬼子,至少,把最小的女儿留下,鬼子最后还给了王大娘一发子弹。”
“同志们,你们是否见过山火,遍地的火焰,遍地的哀嚎,从杨村到王村,整整十二个村子,除了我们三个提前躲起来的同志,全部身亡。”
“亲爱的同志们,你们是华北抗日的主力,是晋绥人民的儿子,你们屡打胜仗,有了你们,就有了希望。”
…………
赵刚的声音,低沉,愤怒,又充满悲痛。
但全程娓娓道来,既没有高亢的喊叫,也没有嘶哑的低语。
他只是用最平常,最平常的语气,好似背诵,好似默念,又好似感同身受地说完了这么一段话。
整个校场全都沉默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