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蔡府大展文采之后,陈丰的才气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城,乃至洛阳文坛!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短短的两句诗,表达了一个人的远大志向!
很多年轻人都把这句诗当成了自己的座右铭!
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爬得更高!
而陈丰也没有辜负蔡邕的期待,直接为他争取到了光禄大夫的职位。
对陈丰而言这是一件很小的事。
因为现在,皇帝和皇后这两个最具实权的人都听他的。加上出征西凉大获全胜,陈丰的威望如日中天,整个朝堂,现在都是他说了算。
别说是蔡邕这等声名俱佳的大才子了,哪怕就是一个普通乞丐想当官,也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
可对天下文人来说,他们看到了希望!
蔡邕是朝廷昏庸腐败的受害者之一,如此才子都要隐居江南十多年,许多文人志士根本没有出路。
对朝廷自然也充满了抵触,对当局无比失望。
看不到希望,他们变得迷茫,失去了理想。聪明一点的选择隐居,恪守情操;如后来的诸葛亮,以及隆中五友。也有避祸辽东的管宁,邴原,王烈等人。
陈丰以三句残诗劝蔡邕出山,并许蔡邕高官厚禄,此等佳话令人津津乐道!
隐居各地的文人志士们,开始躁动了起来。
全国各地频繁出现了能人异士活动的事迹。
天机阁阁主王越,将这类情况汇总上报,程昱荀彧的人也有自己的人脉,他们分析全国各地的文人志士们渴望被重视。
于是,陈丰发布十道求贤令。
一求治国之才,上辅朝政,下安地方;
二求将帅之才,建设军区,守土固疆;
三求军师之才,出谋划策,平夷讨羌;
四求外交之才,远交近攻,甄别友恶;
五求育人之才,开设学堂,培养人才;
六求建造之才,搭桥铺路,大搞基建;
七求农课之才,推广种植,渔粮增产;
八求制造之才,钻研器械,打造船只;
九求经商之才,开辟市场,增设贸易;
十求有才之才,不限领域,有才即录!
这十道求贤令一出,天下英才全部沸腾。
刚开始大家对此持疑。
因为人分三六九等,入仕全凭身世。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