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康直里

作者:张从前 返回目录
    里份,是江城人对小楼深巷特有的称谓方式。区别于普通的巷子,里份建造讲究,都是统一规划设计和定制的,是西方建筑样式流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四合院相结合而形成的独有民居形式。在古代,“里”是最基础的行政区划分单位,而“份”是江城的方言,意指小范围的居住地,里份便由此而来。

    康直里是江城最早一批兴建起的老牌里份,正位于普慧门车站路,处在汉口最繁华的街市包夹之中,整个里份被红色砖墙合抱,自成一体,闹中取静。

    张怀月到康直里后,先是绕了一圈看了看里份的外观,第一印象便十分满意。

    里份分了六排共计76栋住房,全都是中式传统四合院结构与西方低层联排住宅相结合的建筑样式,两层的石库门楼房,红砖墙红瓦顶,每户自带一个天井,正是时下最叫人称羡的高档民居。

    不过她没有即刻便往里份里去,而是在距离里份大门不远的地方找了家生意颇兴隆的馄饨摊子,选了张桌子坐下。

    “这位大嫂,麻烦上碗馄饨。”张怀月看着在蒸汽喧腾的炉灶前忙活的摊主,扬声招呼。

    “好嘞,您啊坐哈,马上就来!”

    等了不多会,一份装盛在粗瓷大碗里的白胖馄饨便被端上了桌。

    热腾腾的馄饨皮薄馅大味道鲜美,澄澈的汤水里点缀着青翠的葱花,寒冷的初春季节里来上这么一碗,实在是难得的享受。张怀月赶紧趁热连吹带吃,很快便将一碗馄饨送下了肚,原本还手脚冰凉的身上立刻就发起一层薄汗。

    吃过馄饨,她并没有起身离开,而是又点了一碗豆腐脑,坐在位置上有一口没一口地喝着,竖起耳朵细听周围食客们闲谈。

    张怀月身前一桌来了两个三四十岁年纪的男客,都穿着缀了补丁的青布大袄,手足粗大,满面尘霜,显然都是靠卖力气讨生活的底层工人。

    此时两人正趁着上菜的空档,操着本地方言大吐苦水。

    “正蛮是邪了门,价在天天涨,钱是越来越难赚,豆腐都要盘成肉价,再过些时,怕是连个青菜叶子都吃不起了哦。”

    “唉——就是说唦,”“另一个客人也跟着摇头叹气,“正暂这几天我屋里莫说是烧煤,连个柴火都烧不起,伢冻得手都抻不直。”

    “么回事?你屋里的婆娘不是乡里上来的,老亲爷连柴火都不舍得把两个?”

    “唉,莫提了。”后者摇摇头,“前些天我小舅爷把差事丢了,一屋的老小哭天抢地,哪还有心思上山打柴?”

    “差事丢了?”前者显然有些惊讶,连忙追问,“你小舅爷不是说在东洋人的洋行跑腿,这么好的差事么样说丢就丢了?”

    “那哪个晓得?只听到说好像是那个东洋老板要回国,生意也不做了,铺子也不要了,匆匆忙忙就关了门。”

    两个客人又各自长吁短叹了一阵,见馄饨上桌便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埋下头开始大口大口对付碗里的吃食。

    而一直在旁留意着两人谈话的张怀月闻言却是脸色一变,‘这便要开始了吗?’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

本站推荐: 我有百万亿分身 规则怪谈:进入副本的我杀疯了 和离后,我带女儿挖金暴富你哭了 谢曼曼宇文辰 别人戏谑他听劝,三年练成断崖剑 乡村少年 重生赵云之狼道 我在末世被迫当万人迷 苏航沈玲珑冷清月 总裁别爱我:影后抱回家

我干谍报工作的那几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只为原作者张从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从前并收藏《我干谍报工作的那几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