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着程峰的诉说,大唐似乎全面都是一副欣欣向荣的局面发展。
但此刻李二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喜悦。
毕竟明知后续会有一场大劫,他就怎么都开心不起起来。
这种带着答案看经过的行为,大唐越繁荣,李二的内心也就越沉重。
......
而此时的程峰也没有吊人胃口的心思。
给予李二一点思考的时间,就继续道:“开创盛世后,李隆基便逐渐沉溺享乐,后期的李隆基就像是换了个人,这也是‘玄’这个庙号的由来。”
“李隆基还是临淄王之时,聘娶梁冀州刺史王神念的晜孙女王氏为妃。”
“正是依靠王氏在幕后协助,李隆基才得以讨伐韦后完成大业。”
“而当李隆基登上皇位之后,也投桃报李册立了王氏为自己的皇后。”
“可此后数年,王氏都未能诞下子嗣为李隆基延续后代。”
“终于在开元十年。”
“玄宗生出了废后之意,并告知自己的舅父姜皎,然而姜皎反手便将这个消息告知了王皇后。”
“李隆基听闻此事后大怒。”
“以泄露禁中之语的罪名将姜皎发配钦州,最终卒于汝州。”
“因为皇后无子,地位受损,再加上姜皎一事,让皇后的兄弟王守一很害怕,于是便导致‘符厌’事件的发生。”
“王守一请来和尚明悟祭拜南斗与北斗,取来霹雳木并刻上天地文与李隆基名讳,让王皇后佩戴。”
“他告诉王皇后,带着这东西可保佑早生贵子,往后甚至可与武则天相比。”
“却不料事情被揭发,引得李隆基亲自追查。”
“开元十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因‘符厌’事件,王皇后被废为庶人,王守一被赐死。”
“十月。”
“王皇后病逝,玄宗下令将其葬于无相寺。”
“王皇后死后,李隆基的心思便逐渐向着武惠妃身上加注。”
“李隆基对武惠妃极为宠爱,甚至想立她为皇后。”
“但此时的大唐刚刚经历武则天废帝自立,上下都处在一致反武的浪潮下,武惠妃身为武三思侄女也就导致了她皇后之路极为坎坷。”
“每次李隆基提议立武惠妃为皇后时,都会引来朝野上下一致的反对。”
“挡在武惠妃前面的第一座大山,便是赵丽妃所生下的太子李瑛。”
“惠妃之女咸宜公主的驸马杨洄揣摩惠妃的心意,便每天观察李瑛有何短处,并向惠妃报告诽谤。”
“于是惠妃便向李隆基哭诉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结党营私,想要谋害她们母子几人。”
“这使得玄宗震怒,一度想要废太子,不过还在有张九龄等人的劝谏,这才让李隆基放弃了废太子的心思。”
“开元二十四年。”
“李隆基想要让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加实封,兼领尚书职。”
“然而张九龄认为牛仙客学识不高,极力劝阻。”
“本就因为武惠妃一事而不悦的玄宗更为恼火,不久后就以结党为由罢去张九龄、裴耀卿的宰相之职,任命李林甫、牛仙客为宰相。”
“然而李林甫素有‘口蜜腹剑’之称,常常能够把握住李隆基的心思。”
“李林甫也很能揣摩武惠妃的心意,说的话往往能夸得惠妃心花怒放。”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