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
诗意折射人心,人心映射时代,作为最好的体现了盛唐浪漫与进取气质的传奇诗人李白,四十五岁的李白醉卧在田地里的花丛中,看着漫天的繁星,回想着天幕中的仙人风姿,自己的内心似乎也生出了一股豪情。
当即扔掉手中的酒壶,抽出身旁的佩剑舞动起来,在娇娇月光的照耀下,剑刃折射出熠熠的华光,想象着自己已经羽化成仙,像是真正的仙人一样脚下是璀璨的银河,只需一低头便可看尽这万里江山。
但是现实总是不如意的,自被赐金放还以来,他的心中总是凝结着一股郁气,多年不得已舒缓,每每做梦时还是会梦到那繁华的长安,又或是实现自己“兼济天下”的抱负。
又想起了和自己一样郁郁不得志的好友杜甫,不由得苦笑一声,似乎又是对自己的嘲讽,又吟诗一句:
“仰天大笑出门去,归来依杖自叹息。”
“罢了,罢了!”突然又释然的大笑,官场并不是他这种诗人能混的,多是失意人。
“天生我才必有用,老子寻仙去也!”
----------
大明嘉靖1555年
作为第一首辅的张居正此时已经辞官归乡,作为这世间的一个小人物,他在这最底层的世俗里看到了许多在朝堂上看不到的东西,贫苦百姓整日劳作也只能果腹的生活与严嵩一党奢靡的作风形成惨烈的对比。
在天幕之后的几天,朝堂之上,又传来了大肆修建道观的旨意。
望着眼前这个日薄西山的大明王朝,他的内心十分的痛苦。
回想着天幕上的画面,他的内心并没有什么热切的想要修仙的想法,他从始至终都知道这一切的虚妄,就算真的有神仙,那些高高在上的仙神只会像严嵩父子一样远离尘世,又怎么会管他们这些贫苦百姓呢。
前半生的为官生涯让他明白,天幕的出现只会让原本就沉迷修仙的嘉靖帝更加的疯狂,京城里那些贵族也会痴迷于修仙问道,就连平民百姓内心都会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只会加速大明王朝的灭亡,他悲哀的发现,他对这一切的发生无能为力,在历史的洪流中他如一个渺小的浮萍一般。
无法忽视百姓的痛苦,他慨然而叹到:
“ 有欲苦不足,无欲亦无忧。 羲和振六辔,驹隙无停留。 我志在虚寂,苟得非所求。 虽居一世间,脱若云烟浮。”
--------
战国中期
傍晚,飘渺的天地中四下寂静,晚风微拂,不知是何处传来的虫鸣鸟啼。
庄周就那样惬意的坐在河边的青草上,钓着鱼,沉醉在那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氛围中。
庄周是一个很喜欢想象的人,他也喜欢吃鱼钓鱼,沉浸在如此的氛围之中,他陷入了自己内心想象中的世界,他想象着自己就是一条鱼,自由自在的游走在着天地之间,他仿佛窥见了天地的奥秘。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