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就到了十一月,而贾琏也终于要离开这里去往京城了,这边的十一月一点都不冷,可是看着路两边站满了人,贾琏的眼睛一点点湿润了,此刻他治理下的地方比起之前有了很多变化,最主要的是那些人一点点从麻木里走了出来,每个人看起来都是对未来有希望的。
一个半大的男孩子看到贾琏忍不住哭着喊:“大人,能不能不要离开我们?”
他这话一出,旁边身穿儒服的老者立马驳斥,“胡话,胡话,大人这样的人咱们怎能独占,天下百姓都需要,别喊,别喊。”说着拉着那男孩又进了人群。
贾琏自然听见了,转过身,笑着用这边的话说着安慰的话:“大家都别送了,回去吧。”说着就要上车了。
这时,一个乡老拿出了一把万民伞。伞上缀有许多小绸条,上书赠送人之名氏。
万民伞在清代,地方官离任的时候,这个地方的绅商都得表示一点挽留的意思,比较通行的方式是送“万民伞”,意思是这个父母官,像伞一样遮蔽着一方的老百姓,送的伞越多,表示这个官越有面子。
如果在这个官被撤职或者降职的时候,当地还有人送伞,甚至拦轿,说明这个官绝对是个清官或者好官,而且当地人同时又有情有义。
贾琏知道这也算流程,也就没拒绝,让人收下了,在得知贾琏要走的那一刻,就有好多人来送,什么都有,只是贾琏全部拒绝了,并且贴了告示,不收任何东西,比起这些人,他好过的太多了。
正在这时,又一拨人上来要送匾,带头的那人是曾经的山匪,梁云,贾琏看到他们恳切的眼神,点了点头,又让人收下了。
这时,又上来了一个人,想让贾琏将靴子留下,贾琏知道这个典故,也没拒绝,结果上来了十几人簇拥着脱靴,周边更是把酒号恸,连着有些官员亦是大哭,等到贾琏脱了鞋后,却被簇拥的无法成行,这些人老老小小都哭着,犹如失了父母。
远处还是有不少人赶来,只为送贾琏,贾琏也不自觉的流下泪来,可是又怕发生踩踏事件,连忙给梅易等使眼色,让他们行动起来,结果,他也哭到不行,贾琏只能大声道:“乡亲们,都听我说,贾琏感谢各位的厚爱,到此执政一方,也多谢各位的配合,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咱们的心永远都是连在一起的,你们过的好,安居乐业,我就很欣慰,乡亲们,都回吧!”
说着就深深的行了一个礼,当然,在贾琏说话期间他们也就退了下去,看到贾琏这样,不知谁带了头,他们陆陆续续的回敬:“愿大人今后长命百岁”
说的太嘈杂,他没怎么听清,直接上了车,再耽误下去,来的人就更多了,等上了车,看见这些人一步也不停,还要相送,贾琏也没有再说话,怕再招惹了他们,可他们一点都不停,还是步履不停的相送着,沿路也有不少的百姓静静的站着,目送贾琏一行人的离去,而到这里新任职的知府,也是看到这一幕感慨,这一任不好当,还是沿袭前人的旧历吧!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