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2)
严政在人背后动刀,杀死了其主将张宝,向朱隽军投降得以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这件事在黄巾军将领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虽然黄巾军在军事上连连失利,面临着饥饿、失败、伤残和死亡,但在部分将领中依然极度鄙夷严政之所作所为,以为这是小人之卑鄙无耻之行径,为军事家及一切正人君子所不齿。其中最为厌恶和鄙视严政所为的,恐怕当数赵弘将军。
赵弘,年少时,在村中,就被一些人视为具有“莽撞”“胆大”“敢为”等特点:翻山越岭,夜行露宿,采药打猎,捞鱼摸虾,常常一个人独来独往。数日不归甚至更长时间不归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他从小即喜欢习武,长大之后,武艺渐渐高强,方圆数里内无敌手,声名也渐渐远扬开去。
他是父母的长子,对父母十分孝顺。虽然没有天天陪伴父母,但是在外总是尽最大努力为父母寻找食物。家乡发生饥荒时,只要是弄到可以充饥的,他总是先给父母,然后才自己填肚子。哪怕是弄到可吃的树叶草根时,他也是如此。
赵弘参加黄巾义军的队伍后,原先被村里人视为“莽撞”的特点,已经化成实实在在的勇敢,不退缩,不畏死。据守宛城之时,他率军拼死搏杀,可城池还是被攻陷了一部分。他听得人说,他的部将韩忠派人出城投降,他怒火中烧,恨不得一刀砍下韩忠的头颅,可惜当时糟糕透顶的作战形势不可能让他做到。后来听说韩忠被射死,有人为之哀伤叹惋,他气狠狠地道:“一个懦夫,死了便死了,何足叹息?!”
在韩忠被射死,黄巾军兵败如山倒之际,赵弘、孙仲将军,寻得了一个战机,带领本部兵以排山倒海般气势反攻敌人,与朱隽军激烈拼杀了一阵。朱隽见情势不妙,率军连连后撤,赵弘率军奋力追击,又完全收复了宛城全城。
可惜军粮物资极度短缺。不久后朱隽又率大军凶猛反扑过来。更为严峻的是孙坚又带领近两千名少壮精兵前来增援朱隽。饥饿的士兵与少壮饱食的士兵对阵。其时的赵弘将军已经连续数日没能填饱肚子了。可他绝不做后撤逃生的懦夫,做鬼也要做奋力前进拼杀之鬼。他手握长槊,奋勇飞马向前,向孙坚直杀过去。可饥饿之人却刺偏了一点,被飞纵而来的孙坚夺取了长槊。他心想一念“不好”,被孙坚刺中落马。刚落下时,他拼死力撑起双臂,又被敌兵连续砍杀了数下。他倒下去了。
紧接着兵败便如山峦崩塌。孙仲在与玄德军对阵时中箭而死。饥饿而惊慌的士兵们混乱而逃,被追杀的大军赶上,数万人身首分离,还有的半死不活的,发出了惨绝人寰的喊叫。战场上血流遍地。那些没有昏迷或没有死亡的重伤兵,被敌军赶来击打刺杀,全部很快地死去,很多人都没有闭上眼睛。
几天后,赵弘将军的魂灵和数万士兵的阴魂在阴间相会。战场的惨状与他们在人间的生活情景,在他们的记忆里已经很是模模糊糊了。数万士兵的阴魂仍然很是爱戴他们的首领——赵弘将军。他们对自己的死似乎也没有悔意。他们似乎都想通了:士兵之死,本应该就在战场,而不应在温暖的床上。
……话说一日晚间,朝廷大将军何进跟妻妾共进晚餐,数桮酒下肚,其心意难免飘飘然起来。他想起了自己的屠户出身,——暗自庆幸那低贱的出身很少有人知道,——而今成了手握大权的大将军,这日子真是上苍菩萨的安排,老祖宗的暗中保佑和托举,已故的父亲在阴曹里一定是出了大力的。当然,妹妹太后的一路相助,更是恩德无量啊。
晚饭后,他到自家的园子里小逛了一通。一阵凉爽爽的风吹过来,他做了几个打拳踢腿的动作,舒展舒展了身子骨,更加感觉得自己豪气的奔腾和迸发,感觉自己的勇武和神威。忽然身后传来了娇柔柔的声音:“大将军还不请回,——要不,给大将军送一件衣服过来?”
何进回头一瞧,原来是自己的小妾,正怕自己着凉而关心着自己呢。这名小妾是他两个月前刚刚纳进的,飞蛾般似欲飞动的眉毛,桃花般艳丽的脸蛋,整个身体和气息,真让他喜爱极了。听到小妾的柔嫩之声,他马上回答道:“不,不要送衣服了,我这就回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