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初来乍到(1/2)
引子
五千年灿烂中国,孕育了成千上万国粹精华。这其中,冠绝天下的刺绣,以独特精深的工艺、千变万化的富丽绣面,为中国赢得“衣冠王朝”的美誉。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精妙绝美的绣面,淌过禹舜汉唐、宋元明清的历史长河,汇聚中国工笔、写意顶尖画作之美,沉淀历朝历代宫廷皇族、文人豪客、平民百姓用彩之韵。不但温暖了千万年来孜孜不倦开创华夏文明的芸芸众生,更使得他们过上了体面讲究的文明生活,并在此基础上,缔造出宫纱绸缎、绫罗锦绣的浪漫气息。
刺绣史,其实就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人类从浑身是毛,到片叶遮身,从荆钗布裙,到锦绣妆容,穿越时间的洪流,按照空间的布局划分,在中国大地上,衍生出举世瞩目的刺绣流派:苏、粤、湘、蜀四大名绣。其中,粤绣以其独具一格的工艺和丰富瑰丽的作品征服了国内外各界,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的掌声和喝彩声。市场价值也随着其屡屡革新、令人叹为观止的工艺而屡创新高,构建了刺绣上下游产业链,养活了一批专门从事粤绣的技工技师。
粤绣是广绣与潮绣的总称,注重结合材料形质,有真丝绒绣、金银线绣、线绣和珠绣四大类。真丝绒绣以蚕丝为绣材,表现力强,是历史最为悠久、技艺传承最为完整的粤绣品种。金银线绣的针法独具特色,有平绣、编绣、绕绣、凸绣、垫绣、贴花绣、织绣、织锦等七大类六十多种。
民国前后,动乱不安,绣品存世极少。刺绣行业萧条沉寂,技工们也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前后,一批旅居海外的绣工后代带着技术回到了祖国,分散在全国各地,低调地继续从事着刺绣生产。粤绣传人秦之时便是其中的一员。他为人低调,极少在外抛头露面。
秦之时家族的招牌就是真丝绒绣和金银线绣两类。
这是一个神秘的家族。他们低调行事、作风严谨。迄今为止,江湖上还没有哪个人能够完整地介绍这个家族的历史和辉煌。他们只知道,百千年来,这个家族一直靠着手上的技术在业界屹立不倒,更靠着一套外界完全摸不透的管理方法,使得哪一个“传人”也带不走他们的核心技法,学不全他们的核心染料配方。甚至,在外界饱受血雨腥风摧残之时,他们也能全身而退,毫发不损。在风平浪静之时,他们又能卷土重来、货如轮转。
“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若想成事儿,酸苦全吞了,才能来烧香。”据说,秦家班第二十三代传人秦之时每收一位徒弟都会说这样的话。“烧香”,是给秦家班祖师爷牌位敬酒、磕头、上香。学徒能走到“烧香”这环节,证明功夫到家,有资格领取秦之时颁发的独家身份编码,也才能真正算是他秦之时的亲传弟子。届时,就可以凭借独家编码在行业内获得认可、地位,随之而来的,就是络绎不绝的订单。当然,秦之时随时有权利收回编码,假如,弟子有辱师门或犯戒的话。这条规矩,有别于江湖上任何门派,独树一帜,恰恰也因此门规,使秦家班在江湖上千年不倒,代代传承,屡创新高,远非其他门派所能赶追。千百年来,无数手艺人想破解其中奥秘,然而,始终难以破获。
(一)
据传,女娲娘娘在补天的时候多了两块石头。这两块石头既没能补天之缺,不能浪费补地之才,她便将其中一块放在了青梗峰下,另一块放在了岭南白云山山坳。青埂峰下的那块早已被世人熟知,白云山上的那块还未曾横空出世。白云山树林密茂雨水充沛阳光充足,斗转星移,光阴荏苒,吸收了天地日月精华的石头,逐渐修炼成温润细腻的石玉。包围着石玉的树木也因为得天独厚的地势,蓬勃生长,挺拔秀美,犹如仙境中的卫士。渐渐地,世间多了许多灵性生物,石玉被落木与凋零的花草覆盖住了,它藏身于老林之中,颇得清净。随着时间流逝,山林之中又形成了一脉长流的泉水叮咚作响,这好地方,才被发现。
最早发现这里的,是秦之时的曾祖父——粤绣传人秦汉。他买下了这块平地,想将它打造成一个传承粤绣的世外桃源。可在勘探时发现地面上的石头竟然像天然的碧玉,他便不忍心开凿。后来,几经探索和研究,探寻到玉石四角均有一个深深的坑口,他才下定决心利用古代隼铆结构和拱桥设计原理,打造一套独一无二的四角卡位固定框架,再在框架之上建造一座四角形客家围屋。只要没有火害,围屋可传承五百年。说来也奇怪,这四个角在固定的时候特别顺利,很快就定好了形状。建筑师们根据这特殊的山形,日夜赶工,做出来一片东西南北四廊相连的大房子。围屋建成以后,人们神奇地发现这房子比任何房子都要坚固得多。它有东西工坊,南北厢房,东南角还有个园中院。除了中间空出一块能摆十余围台的青草地,其它地方均仿照苏州园林设计,连廊曲折,拱门藏景,奇花异草,四季皆春。待这世外桃源完全建好后,秦老爷子已经老了。他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觉得这地方钟灵毓秀,日后必将孕育大作为的人才,便将它命名为“玉汝于成”山庄。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