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娇归傲娇,余念对弟弟的厨艺是甘拜下风。
有些人天生就有做饭的天分。
到了医院,弟弟的鸡蛋饼不出意外也得到了爸妈的一致好评。
今天余有量的脸色更差了一点,食欲也是。
他几乎没什么胃口,只是勉强吃掉了一小块鸡蛋饼。
每个人都默不作声的观察着余有量的气色,食量和精神状态。
没到午饭饭点,余念的作业就写完了。
是整个假期的作业全部写完了。
余念停笔抬头的时候,看到弟弟的作业本也早合上了。
“也写完了?那预习一下后面的,不懂的问我。”
她不想时刻呆在病房。
即使那里躺着的是她的爸爸。
小姑余倩芳带来的短暂希望过后,是更加沉重的等待期。
谁也不敢去承诺什么,或者去保证什么。
每走一步,都有后悔的可能。
就连不识字的妈妈都会悄悄问余念,网上能不能查到概率。
余念哪里说得清这些……
只能煎熬的等待着。
时间一晃到了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十月七日。
这期间陆陆续续又来了不少亲朋好友。
余念的两个舅舅是七号下午到的,在北京开烧烤店,十几年的老口味,生意很好。
错开国庆高峰期终于买到了票,风尘仆仆的赶来了。
舅舅虽然常年做生意,骨子里也是不会说场面话的实诚性格,东西一放,就给梅秀琳掏钱。
在医院,有了钱才能有治病的底气。
“小妹,妹夫,这五千先拿着,我还有些定存的,最快下个月就到,需要再和我说。”
“我比咱哥的少点……我先出两千。”
烧烤店大舅是老板,身体一直不太好的小舅是近几年刚过去的。
烧烤店外是亲兄弟,店内更像老板和打工的,而且大舅从小就是说一不二的老大哥性格,梅家兄弟姐妹站在一起,外人只要打眼一看就能看出谁掌握着这个大家庭的最高话语权。
余念除了这两个舅舅,还有一个一直在老家的大姨,大姨比大舅还要大两岁。
妈妈梅秀琳是梅家的小女儿,外公去世的早,从小条件艰苦一路成长各自为家后,四个兄弟姐妹倒也和谐。
“不用……俺村长都打电话来说过了,能报销。现在手里的钱……还够。”
够其实也只勉强够第一次化疗。
梅秀琳知道两个哥哥家里都有负担,大哥的烧烤店看着生意火爆,但是北京门面房太贵,对烧烤油烟管理太严,门面这几年都换了两三个。两个儿子又在北京读书开销太大;二哥因为身形颀长面貌不错,年轻时候在苏州打工被一户人家看上做了倒插门女婿,这几年还有不轻不重的肝病,一直都在吃药。
“报销也得有钱才能报!拿着!这是你的包吧?”
大舅说一不二,拿过小舅的钱一并塞到梅秀琳放在窗台的包里,而后一双眼睛落到余念和余小觉身上。
余念顿时感觉自己像是被座山雕盯上的小喽喽。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