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煦,送来花香阵阵。
一连数日,福星村都是艳阳高照,挖水渠的事也因此进展得颇为顺利。
期间,李七月坐着牛车去水城卖掉一大批粮食,用换来的银子在书斋买了十几本书。
水渠挖好后,村中百姓被分成了四个队伍。
村里的伙食集中解决,年长的男女负责生火做饭,以及操办一些琐碎杂事。
中年男女负责种地,挑水,保障各家各户每日用水。
十二岁到二十五岁的适龄男女统一习武强身,读书识字。
六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孩子,统一强身健体,读书识字。
做饭和种地是简单活计,村中上至七十岁老人,下至十岁孩童,就没有不会的,相较之下,习武和识字可把众人难倒了。
天还未亮,李七月便敲响集训的锣鼓。
集合的时间只有十分钟,好在农户人家多早起惯了,集合并非难事,难就难在,晨跑的距离十分骇人。
晨跑距离划分为不同档次,十八岁到二十五岁的男子,跑八里,时间控制在一刻半钟以内,十二岁到十八岁的男子,以及十二岁到二十五岁的女子,跑七里,时间控制在四盏差以内,六岁到十二岁的男童女童,跑六里,时间控制在一刻钟以内。
她时间给得颇紧,一来,古时候村里人体能基础本就比现代人要强,二来,训练既然开始,就得有尺度合适的标准。
不是什么事情都要循序渐进,至少在武力值上,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有质的飞跃。
集训的第一天,众人到得十分及时。
三个不同档的队伍排成排,随着一声锣声出发。
李七月站在原地等候,一手转过沙漏计时,另一手抄起小凳上放着的书籍,慢慢悠悠翻看。
书穿虽然开了上帝视角,可这几日的经历告诉她,她的视角局限性还是太大了,比起死守着那些个已知的,拨开未知的迷雾才是当务之急。
吭哧喘气声由远及近传来,李七月抬头看了一眼跑在队伍最前头的男子,出声道:“调整呼吸,匀速摆臂,求稳不求一时之快。”
闻言,男子放慢步调,将摆臂的频率调回正常。
“还有一圈,坚持住。”李七月鼓励道。
她一共规划了三条路线,每条路线跑下来都是正好两圈,不会因为队伍多而混淆。
又一人自远处跑来,李七月定睛一看,面上露出几分笑容:“保持住状态!”
目前位于第二的男子显然比第一个更为聪明,更懂得跑步的技巧,没有贪图一时的爆发,而是积攒了能量等待最后的冲刺。
一个个村民从眼前跑过,李七月不时出声指导两句,而后垂眸继续翻看书籍。
时间过去将近一刻钟,终于,有人第一个抵达。
小小少年跑得身子踉跄,身子一歪就要往地上倒,被李七月一把抓住。
“累了不能立即躺下,去树下站着,靠着树干子歇会。”李七月言罢,看了一眼沙漏,用毛笔在宣纸上记下时间。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