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小儿今年七岁,正在跟着外祖父读书。”卢玄谨缓缓走上前,恭敬而镇定。
元泰帝见他这样知礼,心生喜欢,而后随口考校他的功课,又看他对答如流,面色不由得更加和蔼。
“你外祖父没有白教了你。”元泰帝拍拍卢玄谨的肩膀,宛如在激励着自家小辈,“朕觉得你不错,日后可要勤勉依旧啊。”
“小儿明白。”
卢玄谨趁着拱手的机会,擦去掌心间的汗。
他虽然淡然早慧,但毕竟只是一个七岁的孩子,骤然被这样夸奖,难免紧张。
“你来,朕再问问你,你对北胡有何想法啊?”元泰帝和善依旧,问道。
谢和蕴在下面默默听着,心间担忧。
关外的北胡有十五个部落,其中三个部落在先帝时归顺大齐,当今陛下登基后,又打下四个部落。
但就在一个月前,有两个部落忽然谋反、归顺北胡王室。
至此,朝堂上为了是否出兵而吵得不可开交。
这不是她儿子该讨论的事情。
不光是谢和蕴在担心,连一贯思想粗浅的乐安县主都面露忧色。
“小儿不知。”卢玄谨思索半晌,忽然道。
“朕记得你舅舅便在边关外任,你对北胡的事情,竟然是半点都不知道吗?”元泰帝的脸上依旧有笑容,只是眸色深沉,不知在想什么。
卢玄谨摇摇头,说:“小儿知道北胡的一些事。”
语罢,他讲出了些北胡各部落的基本情况,还有不少边关的环境风俗。
“你这不是知道挺多的吗?”元泰帝虽然不喜欢他的犹豫答话,但对于一个小孩能说出这么多,还是颇为满意。
然而卢玄谨却道:“小儿知道得多,可是并未亲眼所见。
《荀子》中讲:‘闻之不若见之’,小儿没有真的去过边关,又怎敢过度地侃侃而谈呢。”
元泰帝闻言抚掌大笑两声:“好一个‘闻之不若见之’。如此道理,连七岁小孩都明白嘛。”
他早厌烦了那些连半点风沙也没见过、天天在都城里待着,就敢妄议边关军务的人了。
而且最近韩王为了这事蹦跶得厉害,他正好捧一捧卢氏,制衡朝堂。
“来,你过来。”元泰帝从腰间解下个玉佩,想赐给卢玄谨。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