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身上这件衣服,就是家中母亲缝制的。”
“我的也是……”
“呜~不管这次科考如何,我一定要尽早归家。”
“……”
有些人带着笔墨写了下来,更多人哽咽了起来。
“诸位,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此次科考过后,应早些归家。若金榜题名,不管是京官,还是外放为官,也别忘了带上父母。不然,一别三五年,太长了。”苏嘉煜对着众人说道。
“是!殿下!”下面众人说道。
“可还有想要的诗词?”
“回殿下,我家中清贫,交不起束脩,先生看我聪明,不曾介怀,一直悉心教导,进京赶考的盘缠也是先生给予的,能否麻烦殿下,写一首关于先生的诗词。”有学子说道。
“好!”
苏嘉煜想了一会儿,随即写下念道:“《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好诗,以青竹比作先生,以新竹比作我等,殿下大才。”
“是啊!若没有先生,哪有我等今日之学问。”
有学子出声说道。
“再来!”苏嘉煜看着下方,高声道。
“听说太白楼三楼雅间,有一首关于边塞的诗词,我从小就想当个武将,只是家中母亲担忧,才走了读书的路子。敢问殿下,能不能写出来呀?”有个十四五岁的少年问道。
那少年看着白净俊俏,穿着不菲,应该是个富家或者世家子弟。
“你也是来上京城赶考的吗?”苏嘉煜问道。
“额!不是的,我还只是个童生。今日刚到上京城,来看我姑母的。听到有赏诗会,就来见见世面。”那少年有些不好意思的回道。
“原来如此!那好,我现在就能念给你听《甘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好!殿下写的真好!男儿立世,就应该杀光那些匈奴和胡人,为我们死去的将士报仇,不然怎么对得起,那些还在家中盼着他们归来的父母妻儿。”那少年一脸愤愤然的说。
“我们现在的安稳太平,能在这里办赏诗会,是因为有人守着边关,抵御着外敌。当我们有能力了,也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你我要共勉啊!”苏嘉煜说道。
“好!”那少年一脸坚定的说道。
“煜儿!”站在旁边,一直看着的王德赋喊道。
“怎么了,外祖父?”苏嘉煜转头问道。
“你是不是不管什么诗词都能写出来?”王德赋神色复杂的说道。
“我因为时常看书,所以代入感很强,要是把自己代入到当事人的感觉,差不多都可以写出来,外祖父想要哪种诗词?”苏嘉煜说道。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