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万妖之国(1/2)
时间又过了大约十七年,在人界已是明朝建文第四年。朱元璋已经逝世了好多年了,由于太子朱标英年早逝,他便把他的皇位传给了他的孙子朱允文,即现在的建文皇帝。而朱允文却没能保住他爷爷朱元璋托付给他的江山,因为实行削藩政策,他的四叔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七月起兵造反,征战三年之后于明朝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杀入皇宫;此时的建文帝正在和他身边的几个负责保护他的锦衣卫一块儿趁着皇宫起火之际从密道中逃脱;两天前,他就已经知道京城快要保不住了无奈之下打开了他爷爷朱元璋在临终之时留给他的三个锦囊,当他打开第一个锦囊的时候上面只写了两个字“放火”,打开第二个锦囊时看到了又是两个字“替身”打开第三个锦囊的时候,他发现纸条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字,只有一张像似密道的图画;
“皇爷爷给的这三个锦囊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于是他请来了身边最信任的谋臣常诚来解释锦囊的含义;常诚是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的第四个儿子,朱元璋在位时他深得朱元璋的信任,在朱元璋还没有传位给他孙子朱允文之前,朱元璋就推荐了他来担任朱允文将来做皇帝时候的谋臣。朱允文登基做了皇帝之后,常诚便是主张削藩政策巩固皇权的主要谋臣之一,在燕王朱棣还没有起兵造反之前,常诚便向朱允文主张先削朱棣的藩,但是朱允文却一直没能听得进常诚的劝告,最终导致燕王朱棣造反继而引发朱棣率军攻入皇城的悲剧。当常诚看到朱允文给他看的三个锦囊之后,在脑海里分析了一阵子,突然一下就破解了其中的含义;于是他对朱允文说
“先帝果然神机妙算,原来他早就料到有这么一天”
“常爱卿,你说什么呢?快跟朕解释解释呀”
朱允文焦急的说道,于是常诚便接着说
“启禀皇上,这三个锦囊的意思是这样的;放火就是要您在燕贼攻进京城之前把皇宫烧毁然后趁机逃脱”
听完常诚的话后,朱允文嘀咕道
“可是要怎么逃呢”
“皇上莫急,待微臣一一向您解释”
说完之后,常诚又接着说
“这第二个锦囊是要您找一个人替您去死,让燕贼误以为您已被大火烧死;第三个锦囊画的是一个密道,据臣推断,这密道应该就在这大殿中央”
听完常诚的话后,朱允文心里顿时一惊,说道
“是吗?那你快给朕找出来呀”
常诚拱手说道
“臣,遵旨”
于是常诚便根据那幅图画在大殿周围四处摸索了一阵,这个时候他很有经验地触碰到一个可以活动的开关;不一会儿,在朱允文坐着的皇帝宝座之下出现了一间被慢慢打开的密室,密室底下有个用来进入密室的梯子
“皇上,应该就是这里了;等到燕贼攻入京城的那一天,您就下令烧毁皇宫,然后从这密道逃脱,臣就穿着您的衣服在大殿上自刎,这样一来燕贼就会以为您已经死在了皇宫之中”
“不,这可不行”
朱允文罢了罢手说道,朱允文的心一向十分的善良,但是恰恰就是因为他的善良却让自己因此而丢掉了江山;善良始终是他最致命的弱点,作为一代君王更是不可以存有半点怜悯之心的;在没有继承帝位之前,朱元璋就曾经提醒过他当上皇帝之后一定要心狠手辣不然便会吃大亏;但是朱允文始终没能听得进他爷爷的话,实行削藩政策时,朱允文念及四叔朱棣曾经对他的情意始终没有对他四叔朱棣下手,以致酿成今天的大祸。
“我怎么可以为了让自己逃命,牺牲你这么一个忠心耿耿的大臣呢,要走一起走”
“不必了陛下,臣是主张削掉燕贼藩位的主要谋臣,燕贼肯定不会放过我;与其让我惨死在燕贼手里,不如为陛下尽忠而亡,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再说臣乃本朝开国元勋常遇春之子,谅燕贼也不敢拿臣的家人怎么样?”
听完这话后,朱允文流泪了,他叹了口气说道
“常爱卿,是朕害了你呀!”
“陛下,您千万别这么说。能为陛下而死是微臣的荣幸”
到了六月十三日那一天,朱棣率军正式攻入皇宫;此时的皇宫已被朱允文下令放火点燃,当朱棣进入皇宫大殿内时,他发现了一具穿着龙袍的尸体,尸体已经面目全非根本分不清楚尸体的主人到底是不是建文皇帝;于是朱棣命令他身边的仵作进行检验,仵作在验过尸体之后向朱棣汇报道
“禀告燕王,根据尸体的骨骼和牙齿推断这具尸体肯定不是建文的,另外小人还在尸体的身上找到了这块玉佩”
朱棣接过玉佩一看,发现玉佩上刻着一个“常”字,朱棣认得这块玉佩,这玉佩是先皇朱元璋赏给开国大将常遇春四子常诚的一块信物
“原来是常诚这小子”
朱棣盯着地上穿龙袍的尸体说道,说完之后他紧握住玉佩恶狠狠地说
“当年就是你主张削掉我的藩位,幸亏朱允文那时候没同意,你以为你就这么死了我会放过你的家人吗?”
于是他便对他身边的手下命令道
“传令下去,将常诚的家人诛九族”
这时候,他身边的一位手下却犹豫了
“启禀燕王,常诚乃开国名将常遇春的四儿子,先皇有令要善待常氏一族,您这样做有悖先皇的命令呀”
“这我可管不了,我只杀常诚的后代,至于常遇春其他几个儿子我会一并善待”
说完之后,朱棣面对着那几位随他一块儿进入皇宫的手下们说
“今天你们看到的一切不要跟任何人说,就说建文帝已经被火烧死了,谁要是敢泄露半句我定会诛他九族,你们听到了吗?”
几个手下便异口同声地回答说
“知道了,燕王”
三天之后,建文帝随着几个保护他的锦衣卫已经顺利逃出皇宫,他们一直向东奔进经过江苏、浙江两省之后已经到达了东海之滨,假如再往东进发那便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当他们已经到达东海之滨时,朱棣下令埋伏在那儿的追兵已经追到了这儿并将建文帝等人给团团围住,为首的是一名头戴乌纱帽身穿一件红色官服的中年人,他在马背上朝建文皇帝大喊道
“陛下,束手就擒吧!你已经逃不了了,燕王有令拿下你的人头,要么你自行了断,要么就由我们来动手”
站在建文帝身边的一名锦衣卫愤怒地说
“你们这群反复无常的小人,陛下平时待你们不薄,你们吃的是朝廷的俸禄,拿的是朝廷的饷银,今日居然胆敢行刺陛下”
而那名官员却说
“别傻了你们,如今燕王已经君临天下,将来的皇位便是燕王的,过去的皇上已经不再是皇上了,他现在已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你们难道要跟着他一块儿受死吗?”
那负责保护朱允文的五名锦衣卫举起宝刀异口同声地说
“我等誓死保护皇上绝无二心”
“好,你们既然要送死那就怪不得我了”
说完,那名前来杀建文帝的官员便命令道
“放箭”
不一会儿箭便如雨点般倾泻而下那五名锦衣卫瞬间便被射死
“怎么样,朱允文你是想自己了断呢还是想像他们一样被乱箭射死”
那名官员轻蔑地这样说着,没想到他刚刚把这句话说完,从东海海面突然间腾跃出一条金色的龙把在场连同朱允文在内的所有人都吓得目瞪口呆;这时候那条金龙突然间从嘴里喷出一道绿色的光芒,当那道绿色的光芒照射在前来刺杀朱允文的十几名武士身上时,那十几名武士瞬间化作一团粉末连尸骨都没有剩下;为首的那名官员见状后几乎连尿都被吓了出来,于是急忙率领他剩余的人马逃的是无影无踪。等到人都逃光之后,那条金龙便下降到朱允文的身边化作一位身穿墨绿色丝衣貌美如花的漂亮女子,她便是万妖国的女王
“恩人,终于找到你了”
万妖女王笑着对朱允文说,朱允文满脸疑惑道
“我们认识吗?我好像从来都没见过你呀”
“恩人难道忘了吗?一千多年前你在这里救过一条小龙,那个时候你还是个小孩子,你把那条龙救活之后放归大海,被你救过的那条龙就是我呀”
“啊,真的吗?好像是有这么回事,不过像是在梦中”
朱允文闭上眼迷迷糊糊地这么说着,一边说一边回忆起他经常作过的一个梦,在梦中他确实生活在一千年前,梦中的他住在东海之滨的一座小渔村,村里头的居民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独自一人在海边玩耍的时候发现沙滩上有一条受了伤的小金龙,于是他便把那条小金龙偷偷带回家给它疗伤,等到那条小金龙的伤口复原之后,便将它放回大海。一千多年过去了,曾经的那座渔村早已不在,当朱允文睁开眼睛的时候,猜测地说
“莫非那个小男孩就是我的前世?这个梦难道就是我前世的记忆吗?”
听完这句话后,万妖女王兴奋道
“恩人,我终于找到你了;上辈子你救了我一命,这辈子我愿终身服侍你”
说完,她重新化作一条金龙对朱允文说
“恩人,快骑在我背上,我要带你去万妖国”
朱允文想到自己在人间被四叔追杀已经无路可走了,于是便毫不犹豫的骑上龙背决定随万妖女王一起去万妖国,等到他骑上龙背之后,万妖女王便说道
“恩人,把我的龙须握好,我要飞了”
听完万妖女王的话后,朱允文便握紧龙须随着万妖女王化作的金龙一块儿腾飞了起来。当金龙腾飞在半空中之后,骑在龙背上的朱允文便问道
“你是怎么认出我就是曾经救过你的那个小孩的呢”
万妖女王则回答说
“你的头长得有点偏,和当年救过我的那个小孩子一模一样,我在这东海之滨的岸边等了你一千多年了想不到真的会在这儿遇见你”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