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烦爱卿带本部骑兵,奉朕的旨意将八大商贾的产业查抄,将他们的家眷都给朕带到宣府镇。”
“老臣遵旨。”
张惟贤转身便要离开,朱由检又道:“等等,朕命你将将大同府的知府以及总兵一通缉拿,将他们押解到京城,朕要亲自发落。”
大同作为八大蝗商的总部,带头的父母官自然难辞其咎。
知府跟总兵没有跟蝗商沆瀣一气?
这话说出来,鬼都不信!
“是。”张惟贤顿了顿,神色复杂的压低了声音,对朱由检说道:“陛下,轻易动大同府的文武首脑,只怕会引起军士哗变,老臣离京时带出来的骑兵如今折损过半,只怕……”
朱由检大手一摆:“英国公无需担忧,你的威名足以震慑那些宵小之辈。若是有人胆敢滋事,或是奉旨不尊,格杀勿论!你且告诉他们,朕拿的是知府跟总兵,其他将士,朕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只要往后忠于国事,朕还会将他们视为大明的中流砥柱,忠烈栋梁。”
英国公张惟贤领旨离开之后,朱由检又下达了一道圣旨:“罢免现任的宣府总兵,由秦良玉接任,协助卢象升治理宣府跟大同。”
旨意下达,锦衣卫就直接上前拿下了杨正心。
杨总兵瑟瑟发抖,嘴唇发紫,这个时候也不敢喊冤了。
他在任期间,宣府军镇爆发的军士哗变次数都快两位数了。
这还不是朱由检最恨杨正心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杨正心一直以来鼓动士兵哗变,自己则出面跟朝廷催要军饷。
却每次都在催饷的奏折之中瞒报支援辽东时期的伤亡人数。
如今宣府军镇的军籍名册,总计八万六千人。
但是张惟贤送抵军饷之后,经过盘查发现实际人数只有五万人不到。
其中一多半是老弱病残,刨除后勤补给的人员,还有四千多人不在军中,贪吃空饷。
这就导致,皇太极跟多尔衮只带了六万多人就能把宣府军镇围的高挂免战牌。
因为,宣府军真正能出来野战的真实人数,只有两万人。
由此可见,杨正心在担任宣府军镇的总兵期间,治理的军事要塞是多么的孱弱。
这种尸位素餐的人,危害比朝堂上的东林党更大。
只是朱由检今天不处置两镇的官员。
留着他们的狗头回到京城之后,把他们在朝中的同党也里里外外的收拾干净。
至于这里的八家富商家族,必须得在这里祭一下宣府的军旗!
想至此处,朱由检便往宣府军镇的校场走去。
卢象升让人押着八大蝗商紧随圣驾之后。
擂鼓之后,宣府的边军将士们集结在军营前面。
朱由检登上帅台,充满威严的目光扫过下面的将士,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挂着刀枪剑戟的伤痕,简单的包扎就来这里聆听皇帝的教诲。
朱由检眼眶有些许温热,面对这些粗人,索性就简单粗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将士们,朕之前给你们补足了军饷,还会给你们补充粮食,给你们分田地,建立一条没有黑幕的晋升通道。”
“从现在开始,秦良玉就是你们的总兵,秦总兵会协助卢象升治理宣府、大同,你们之前的长官杨正心如今已是阶下之囚。”
朱由检此言一出,下面的士兵们发出一阵惊讶的唏嘘声。
朱由检继续说道:“你们放心,只要你们忠于国事,朕会摒弃前嫌,做你们背后的靠山!”
“至于那个杨正心,他跟商贾沆瀣一气,倒卖朝廷给你们拨付的粮草,军械以及火药还有盐铁、炭矿。”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